None

AI 竞赛加剧!科技巨头员工称:公司发展 AI 只追求速度,未考虑实际用途

AI 竞赛的加剧,推出新工具和产品的压力也降临到 AI 工程师等人员身上。近期有数名 AI 领域工作者匿名接受外媒《CNBC》采访,包括来自 Google、微软的员工分享,整个产业都面临要以极快速度推出 AI 工具的压力。

AI 领域人员指出,他们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是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以及避免落後竞争对手,而不是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且公司以速度的名义忽视 AI 的潜在危害。随之而来的是员工须承受巨大压力、长工时,以及不断变化的任务,造成他们感到过劳。

需求非首要考量,员工被要求用 AI 解决不存在的问题 

无论雇主是谁,AI 领域人员皆表示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 AI 而去研究 AI,并不是要解决问题或为客户服务。 一名独立软体工程师 Kolman 表示,「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要求用不想使用的工具,来解决一个不存在的问题。」 

他补充,很多任务是要炒作 AI,但其实没有实际用途。过去他团队中的一名软体工程师想出一个演算法来解决某个特定问题,但因为该解决方案没有用到生成式 AI,就被搁置,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了 LLM 的解方,即便後者效率较低且成本更高。

一间来自匿名大型网路公司的 AI 工程师说,他常常须在三周时间内打造 AI 产品来展示给公司董事会,以安抚投资者并争取资金,尽管这些产品无用而且和团队的实际工作也无关。

某间金融科技新创公司的产品经理表示,他有个专案是要将公司演算法重新命名为AI,还要为客户开发 ChatGPT 外挂,但公司的高层并没有告诉团队确切需求是什麽,在开始采用 AI 解方之前,从未先定义问题。

速度成 AI 竞赛中最大重点,因 AI 领域没有真正的护城河

其中一名亚马逊的工程师曾在去年分享,某个周末突然被交付要在周一早上 6 点前完成一项 AI 功能的专案,最後却被搁置。该名工程师认为公司高层所做的决定常常只是为了在待完成任务旁打个勾,且速度成为推出新产品时的优先考量,而不是产品的品质。

亚马逊员工认为尽管公司经理们会发表一些激励人心的演讲,称他们的工作将如何 彻底改变产业,但 AI 的准确性和总体测试已经退居二线,改为优先考虑产品推出速度。

对此亚马逊回覆称:「用单一员工的轶事来涵盖所有从事 AI 工作的亚马逊员工的经历,是不准确且具有误导性的」,并强调公司的 AI 创新是为了要提升顾客体验。

微软 AI 工程师说公司正在进行一场「AI 的激烈竞争」,因此微软会为了抢速度而仓促推出产品,而没有充分考量潜在後果。这也是因大家意识到,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可以存取大致相同的数据,因此 AI 领域其实不存在真正的护城河。

Google 的 AI 团队成员表示,公司活动的周期也正在缩短,让功能开发团队面临到时间压力,AI 团队去年需要为 5 月的 Google I/O 准备,随後又是 8 月的 Cloud Next,接着是 2024 年 4 月的另一场 Cloud Next 会议。

AI 专家分析这些科技公司「最大的缺失是缺乏与领域专家合作的能力,也缺乏在发布前严格评估专案的能力」,没有时间周密地思考,就导致了先前像 Google Gemini 生成图片之争议等问题。 

资源大幅转向 AI,新手加入 AI 团队却没有时间受训 

另外,有部份员工表示即便自己是 AI 新手,也会被调到 AI 团队,来支援快节奏的开发工作,但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受培训或了解 AI。像亚马逊 AI 工程师遇到团队成员,都是在没有相关经验下被赶忙丢到团队中,来研发一个进度落後的产品。

Google 一位员工指出上任大约六个月後,她比较能掌握任务,但公司「一边开飞机一边造飞机」的产品开发法,仍在增加她的压力。

上面提到过的 Google AI 团队成员解释,公司正在将资源转向 AI,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不一定能找齐所需的人员数量。该名员工也理解 AI 领域的激烈竞争,带来需要快速行动的压力,但这一切却都发生在科技业为削减成本而裁员时。

一名苹果前员工 Eric Gu 则认为他在公司的最後阶段感到被束缚住,面临着要立即交付出功能的巨大压力,因此尽管周围都是才华洋溢的人,他也没有时间真正向他们学习。

责任编辑:Jocelyn
核稿编辑:Sisley

快加入 INSIDE Google News 按下追踪,给你最新、最 IN 的科技新闻!

surfshark不能下载了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